焦点
政要
镇街部门
医疗卫生
社会
领航
热点
教育学校
文化体育
图片

问问
专题
视频
新闻发布
渝西都市报
视界
旅游
直播
公示公告
手机报
今日永川
位置:首页  >  详情页
永川 全力绘就“巴渝和美乡村”新图景
来源:渝西都市报 编辑:张潆丹 2024-05-10 15:34:24
2

渝西都市报记者 张 玲

走进永川区五间镇景圣村的新型智能产菇大棚,只见每个大棚都配有一台20匹功率的空调,里面的不锈钢菇架上摆满了蘑菇菌袋。而在大棚外的一个彩钢棚里,配套有输送带、拖布机等生产设备,分别用于菌包上料、下料。另一个彩钢棚里装备了一条菌包自动生产线,包括一级搅拌机、二级搅拌机、装袋机、自动套环机、食用菌灭菌柜、生物质锅炉等。

“这些智能产菇大棚其实是五间镇收到的‘科技大礼包’:永川区水利局将新建成的10个智能冬暖式生产大棚及配套设施,正式交付给村集体。有了这些新型智能产菇大棚,我们的食用菌产业不用再看天吃饭,真正实现了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!”五间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凌遗文告诉记者。

五间镇是永川食用菌主要种植基地之一,从10多年前的露天种植,经简易大棚、钢架大棚,再到如今的智能大棚,生产设施已经更新换了好几代,现在真正实现了四季可产菇。

这是永川区推动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“千万工程”造就万千美丽乡村,造福千万农民群众,展现出历久弥新的旺盛生命力。当前,永川区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创新实践探索,纵深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,着力绘就新时代巴渝和美乡村新图景。

乡村要发展,环境是底色。一直以来,永川区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把美村与富村结合起来,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。美化人居环境,激发农民群众主人翁意识,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,推进农村厕所革命、垃圾革命、污水革命。优化基础设施,布局充实农村生产生活新要素,构建城乡一体现代商贸流通设施网络,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,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同规同网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、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。

如今,永川实施了“户收集、村集中、镇街运输、区转运处理”城乡一体化收运模式顺畅运转,农村生活垃圾基本达到“零填埋,全焚烧”的目标;实现了农村污水处理厂(站)效能持续提升,150人以上聚居点污水处理设施全面覆盖;以打造“小组团、微景观、生态化、有特色”的人居环境为目标,创建市级“美丽宜居”乡村75个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丽巴蜀宜居乡村先导村6个、市级绿色示范村47个,打造示范清洁院落288个,评选表彰区级“乡村最美院落”20个。

产业发展,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“千万工程”坚持产业为基,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强劲动力。目前,永川区正着力构建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,提升改造高标准农田76.42万亩,构建“一带三心”绿色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区。同时,做强茶叶、食用菌、果蔬“一主两辅”三大优势产业,大力推进农业“接二连三”,加快融入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。聚焦茶叶、食用菌、豆豉等区域优势农业产业,先后引进培育6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。以稳产增效为根基,推进100万亩优质粮油及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带建设,打造“巴蜀渔米之乡”。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.42万亩,建成粮油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63个,全区农业机械化率达74%,新增粮食产能的同时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。

着力塑形铸魂,用传统文化滋养文明新风。“千万工程”着力繁荣兴盛乡村文化,加快提高乡村文明程度。永川区发挥乡村文化的塑形铸魂作用和成风化俗功能,引领文明善治新风尚。把乡土味道融入乡村建设行动,编制“多规合一”的实用性村庄规划,推广农房建设标准图集,推动镇村建筑形态、外观色彩与山水自然环境融合。把乡愁记忆融入乡村文化振兴,大力挖掘优秀地域文化元素,建设富有特色的乡情陈列馆、村史馆、乡村文化广场109个,涌现出“孝善小镇”仙龙镇、“好人之乡”板桥镇等示范镇街。把乡风文明融入乡村日常生活,以村规民约为抓手,划清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的界限,弘扬守望相助、孝亲教贤、克勤克俭等优良传统,培育巴渝文明新风。